捷报不断,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在高水平专业竞赛中斩获多个奖项
2020年上半年,艺术与传媒学院秉承“停课不停学”的宗旨,积极发动教师将教学与竞赛深度融合,将“以赛促学”落到实处,带领学生通过参与各类高水平专业竞赛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加强教学成果转化。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优化和作品打磨,我院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新闻学、广告学专业师生在多个高水平专业竞赛中斩获累累硕果,参赛师生人数、参赛作品数量、获奖级别及数量皆有显著提升。
大浪淘沙,27件学生作品在4项高水平专业竞赛中脱颖而出
本学期学生作品产出数量大幅增长,内部竞争异常激烈。学生作品需通过指导老师筛选以及学院学术委员投票才能获得最终的报送资格。例如:在“守护你我 爱满天下”上海高校师生主题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共产出学生作品165件,最终选送10件优秀作品;在第五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中,共产出学生作品超200件,最终选送65件优秀作品;在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共产出学生作品55件,最终选送12件优秀作品。
学生作品不仅在数量上有了飞跃,作品质量也竞争力十足。截止目前,我院学生作品在在第五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中国大学生创意节、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四个省部级以上专业赛事中斩获25个奖项。
《逆行者 真英雄》
(作者:钟沁琳;指导老师:丁蔚,万欣,“汇创青春”视觉传达设计类一等奖
名师高徒,优秀学生作品离不开高水平的引路人
学生们收获的丰硕成果,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倾囊相授。例如,毛佳捷老师对学生创作的指导,从选题到进度都悉心督促。“在主题方面,帮助学生找准目标,发挥所长。在创作前期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在排版方面,在开始创作之前就给出明确的案例示范;在进度方面,每周定时催稿,提高进度。”
而相对于结果,专业教师们其实更看重过程。获得“国青杯”优秀指导教师奖励的李雁老师在各类竞赛中指导了大量作品,他认为“与比赛结果相比,经历更加重要。锻炼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不足,大学本就是一个求学的过程。”指导学生在第五届“汇创青春”环境艺术设计类获得多个奖项的信璟老师也提到:“在竞赛截止后,很多学生还在不断修改作品,最后甚至超出了参赛作品的水平。学生在对作品的不断打磨中不断进步,而不是止步于一个竞赛。”
同时,指导学生的过程教学相长,也同步提升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第一次指导学生竞赛就收获丰收成果的万欣老师说:“我所指导的5位获奖学生,有4位是丁蔚老师带着我一起辅导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和教学方法。此外,辅导学生创作的过程其实是很有趣的过程,我们虽是师生,但在完成一个作品过程中,发生了思想的碰撞。”
图:《小镇“交响曲”——基于共生理念下的上海高桥古镇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作者:徐思思、王星宇,指导老师:信璟、张翔,获第五届“汇创青春”环境设计类一等奖
自我提升,教师在专业及教学竞赛中不断精进
各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同时,也在积极展开创作,并对专业跨界合作展开尝试,在专业群建设上发挥了引领作用。在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美术类获得一等奖的任立卓老师代表团队表示:“我们团队的作品能够获得好成绩,来源于我们整合了各专业教师的优势。”
同时,本学期因疫情影响,各专业教师的备课量与学生辅导时间激增。获得第三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摄影摄像专业一等奖的李浩然老师表示,一个小节视频课程的录制,备课到录制剪辑,至少需要花费3天时间。而恰恰是这个过程,给了老师们精心打磨课程的契机,实现了教学设计的优化与自我提升,也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优秀奖的孙琦老师说:“在网络授课与教学竞赛过程中,我再次学习和思考了如何打造一门高质量的课程。以后将把比赛中的收获融入到未来课程设计和授课过程中,不断自我精进,希望做到更好。”
图:《脸谱》 作者:任立卓、张君、荆盼文、许宁、刘威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美术类(综合材料类)教师组 一等奖
本学期专业教师的积极投入与学生的高度参与,也离不开学院对专业竞赛的重视和有效组织。获得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的赵琼老师提到:“本学期,艺术与传媒学院在院长的牵头与督促下,将专业竞赛作为学院发展重要驱动力之一,在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竞赛是一个平台,将我院各专业的教学与国内兄弟院校教学建立了链接,竞赛也是一个舞台,将我院各专业的优秀教学成果面向公众集中展出。”未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继续做好平台搭建与资源对接的工作,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平台与更大的舞台。
附件1:2:2020年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获奖信息汇总
附2:2020年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获奖信息汇总
序号 | 竞赛名称 | 类别 | 作品名称 | 获奖教师 | 获奖等级 |
1 |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 | 美术类(综合材料类) | 《脸谱》 | 任立卓、张君、荆盼文、 许宁(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刘威 | 一等奖 |
2 |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 | 美术类(插画) | 《中国人民保险文创礼品》 | 丁蔚、任立卓、秦郁薇 | 一等奖 |
3 |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 | 设计类(摄影) | 《波澜集》 | 李浩然 | 二等奖 |
4 |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 | 设计类(摄影) | 《为什么进剧。俊飞阌凹 | 许晓 | 二等奖 |
5 |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 | 科研成果 | 网红文化重塑城市艺术空间——论网红展与传统艺术展览的异同 | 许晓 | 二等奖 |
6 |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 | 无 | 无 | 赵琼 | 优秀组织教师 |
7 |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 | 无 | 无 | 李雁 | 优秀指导教师 |
8 |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 | 无 | 无 | 许晓 | 优秀指导教师 |
9 | 第四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 | 无 | 无 | 许月兰 | 优秀指导教师 |
10 | 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上海市) | 人文科学 | 无 | 孙琦 | 优秀奖 |
11 | 第三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 | 摄影摄像专业 | 无 | 李浩然 | 一等奖 |
bet188手机版app艺术与传媒学院
撰稿:赵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