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过
又是一年春
今年的清明假期
喜提室内“三日游”
让我们继续欣赏艺传学子的创意繁花
(注:选自bet188手机版app艺术与传媒学院部分优秀毕业作品)
《自然声音博物馆》
基于声音景观体验的上海崇明东滩
作者:2021届 俞舜杰 葛泽扬 唐志豪
(环境设计方向)
声音作为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当地民俗风情在当下的重要感官之一,对于当下社会大变革中的景观规划建设,起到了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关键位置。
因为声音对景观叙事单调、感官渠道失衡和情感体验失语等环境情况,有着这督导的优势,其中它可以焕发丰富的感官世界、唤起人们对于地域的认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作品分别从社会、经济、文化与生境营造进行分析城市湿地景观与声音景观的相关角度出发。
通过引入“自然声音博物馆”,整合物质空间,协调各个方面的需求,对崇明东滩湿地国家级候鸟保护区提出可行的规划策略。
《庇世安鸵》
作者:2021届 陈诚荔 陈帆 戴文婷
(环境设计方向)
为提高现代动物园的科普教育功能提供思路和参考,同时,为提高现代动物园的综合服务水平,让人们了解鸵鸟知识与体验文创制作。提高商业空间的开发,发展特色体验空间。
设计以上海动物园鸵鸟区设计研究展示空间、科普体验空间、文创体验空间、商品售卖空间、餐饮空间、休闲娱乐空间打造现代简约风格。
以鸵鸟蛋为造型,设计鸵鸟生活区,室内活动空间与建筑外立面。以“庇世安鸵”为主题,呼吁大家“给动物一个庇护,还世界一片安详”。
室内设计分析图。
室外设计效果图。
《以沉浸式体验为导向的鸟类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2021届 徐长羽 梅歆雨 万祺玮
(环境设计方向)
项目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根据不同鸟类的栖息方式和活动季节,开设了大面积的鸟类栖息地和招引区,种植了大量崇明当地土生土长的植被,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作品目标设计一个趣味性的故事性沉浸式主题公园,人们能够根据园区故事内容以及路线去寻找鸟蛋的存在,从而游览整片园区,体验寻找鸟蛋的神秘与快乐。
不仅如此,在公园会设置多个观鸟台来供游客们观察鸟类,在各个观鸟台中,游客可以找寻标志来获得虚拟“鸟蛋”,用来抽取盲盒。每一个区域中,也会设有与崇明特色相结合的驿站,用来给游客们提供餐饮、休憩、贩卖当地特产等,为游客们提供便利。
项目根据现下最热门的沉浸式游玩模式,打破了以往人们对湿地公园的传统认知,用新的方式吸引青年一代来关注人与湿地、人与鸟、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
排版|徐佳滢 高梦雪
审核|靳雄